岁寒三友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松、竹经冬不凋,梅花耐寒开放,因此有“岁寒三友”之称。
出处元·白朴《朝中措》:“苍松隐映竹交加,千树玉梨花,好个岁寒三友,更堪红白山茶。”
例子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这东西跟蚊子臭虫算得小饭店里的岁寒三友,现在刚是深秋天气,还显不出它们的后凋劲节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uì hán sān yǒu
注音ㄙㄨㄟˋ ㄏㄢˊ ㄙㄢ 一ㄡˇ
繁体歲寒三友
感情岁寒三友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松、竹、梅。
英语symbol of the lasting friendship,the tree durable plants of winter pine,bamboo and meihua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学以致用(意思解释)
- 不三不四(意思解释)
- 坏法乱纪(意思解释)
- 平淡无奇(意思解释)
- 连编累牍(意思解释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释)
- 一哄而起(意思解释)
- 色中饿鬼(意思解释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释)
- 火烛银花(意思解释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释)
- 一鼻子灰(意思解释)
- 户告人晓(意思解释)
- 吴头楚尾(意思解释)
- 绘声绘影(意思解释)
- 共商国是(意思解释)
- 意兴索然(意思解释)
- 东施效颦(意思解释)
- 白草黄云(意思解释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释)
- 稳如泰山(意思解释)
- 清风劲节(意思解释)
- 如出一辙(意思解释)
- 显亲扬名(意思解释)
- 背乡离井(意思解释)
- 别有用心(意思解释)
- 脱口而出(意思解释)
- 欢聚一堂(意思解释)
※ 岁寒三友的意思解释、岁寒三友是什么意思由古句汇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默默无闻 | 默默:没有声息;闻:出名。无声无息;不为人知。 |
流离琐尾 |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。 |
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 | 将:将领;受:接受。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,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讲;先前种什么因;后来就结什么果;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。指事情的全部过程。 |
斗方名士 | 斗方: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“名士”。旧指冒充风雅的人。 |
举世混浊 | 举:全。混浊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自己人 | 自己一方的人。指自家人或圈内人。 |
晓以大义 | 晓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对人讲清楚。 |
胆如斗大 | 胆:胆量;斗:旧时的一种量器,容量为十升。胆子像斗一样大。形容胆量极大。 |
天昏地暗 | 天色昏黄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。昏:昏暗。 |
一干二净 | 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 |
角巾素服 | |
饭囊酒瓮 |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 |
螓首蛾眉 | 螓:蝉的一种。螓首:额广而方;蛾眉:眉细而长。宽宽的额头,弯弯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心旷神怡 |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愉快。 |
错落有致 | 致:别致;有情趣;错落:参差交错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;但却极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春去冬来 | 春天过去,冬天到来。形容时光流逝 |
闲情逸趣 | 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
法不阿贵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讨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。意思是秉公执法;不畏权贵。 |
鲜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。形容鲜血流淌不止。 |
坐怀不乱 |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觉能力。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;对刺激没有感觉。形容思想不敏锐;对事物反应迟钝;漠不关心。 |
冒失鬼 | 言语、举动鲁莽、轻率的人。 |
是非曲直 | 曲:无理;直:有理。指对事物的评断。 |
经国之才 |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。 |
神不知鬼不觉 | 指形迹隐秘,不为人知。 |
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|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,结果却害了自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