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崩川竭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亦作“山崩水竭”。山岳崩塌,河川干枯。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。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周语》:“夫国必依山川。山崩川竭,亡之征也。”
例子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回:“山崩川竭,其象为脂血俱枯,高危下坠,乃国家不祥之兆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ān bēng chuān jié
注音ㄕㄢ ㄅㄥ ㄔㄨㄢ ㄐ一ㄝˊ
感情山崩川竭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近义词山崩水竭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金戈铁马(意思解释)
- 坐薪悬胆(意思解释)
- 食不充口(意思解释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释)
- 晕头转向(意思解释)
- 又红又专(意思解释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释)
- 敏而好学(意思解释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释)
- 饿虎吞羊(意思解释)
- 万里长城(意思解释)
- 偃旗息鼓(意思解释)
- 专心一志(意思解释)
- 风急浪高(意思解释)
- 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- 尽诚竭节(意思解释)
- 牛骥同槽(意思解释)
- 善善恶恶(意思解释)
- 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释)
- 风风雨雨(意思解释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释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释)
- 义不容辞(意思解释)
- 不问青红皂白(意思解释)
- 走过场(意思解释)
- 金玉满堂(意思解释)
- 张徨失措(意思解释)
※ 山崩川竭的意思解释、山崩川竭是什么意思由古句汇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天旋地转 | 指天地转动。比喻时事变迁。也形容人头晕眼花的感觉。 |
浇风薄俗 |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 |
从俗浮沉 |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 |
光前耀后 | 光前:光兴前业。光耀祖先,造福后代。 |
无法无天 | 法:法纪;天:天理。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;任意干坏事。现多形容违法乱纪;不受管束。 |
喟然长叹 | 喟然:叹气的样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。 |
慌里慌张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|
目不忍见 |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 |
捞一把 |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。 |
铺天盖地 | 铺:把东西散开;盖:笼罩;遮蔽。遮住天;盖住地。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。来势猛烈。也作“遮天盖地”。 |
过而能改 |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 |
色中饿鬼 |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 |
语短情长 | 语言简短,情意深长。 |
海底捞月 | 也作“水中捞月”、“海中捞月”。捞:捞取。从海中捞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费力气;根本达不到目的。 |
吴头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 |
结缨伏剑 |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
理直气壮 | 直:正确、合理、充分;气壮:气势旺盛。理由正确、充分;说话的气势就很盛。 |
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
如痴如醉 | 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快人快语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说爽快话。 |
热气腾腾 | 热气:温度高的气体;腾腾: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。原意为热气盛大。比喻情绪高涨;气氛热烈。 |
唯利是图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独;图:贪图;追求。 |
半新不旧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旧。 |
改恶向善 |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 |
面授机宜 | 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 |
骂骂咧咧 |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|
绝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