攻城掠地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攻城略地”。
出处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54回:“李密诸将士,当时攻城掠地,倚着金帛来得易,也用得易。”
例子孙荪《云赋》:“好像在执行什么攻城掠地的庄严神圣而又刻不容缓的使命,大有非把敌人逐出国门并踏为齑粉不可之势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gōng chéng lüě dì
注音ㄍㄨㄥ ㄔㄥˊ ㄌㄩㄝˇ ㄉ一ˋ
感情攻城掠地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征战。
近义词攻城略地、攻城徇地、攻城夺地
英语attack cities and acquire land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苦尽甘来(意思解释)
- 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(意思解释)
- 满山遍野(意思解释)
- 将功补过(意思解释)
- 仰屋著书(意思解释)
- 言而无信(意思解释)
- 寿元无量(意思解释)
- 学而不厌(意思解释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释)
- 花拳绣腿(意思解释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释)
- 时至运来(意思解释)
- 常年累月(意思解释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释)
- 三三两两(意思解释)
- 动魄惊心(意思解释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- 刻不容缓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释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释)
- 性命攸关(意思解释)
- 断章截句(意思解释)
- 鸡口牛后(意思解释)
- 暴露无遗(意思解释)
-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(意思解释)
- 在此存照(意思解释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释)
※ 攻城掠地的意思解释、攻城掠地是什么意思由古句汇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不正之风 |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。 |
患难与共 | 患难:危险艰苦的环境;与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。 |
绰有余裕 | 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财力足够而有剩余。 |
生龙活虎 |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。形容活泼矫健;富有生气。 |
推三阻四 | 找各种借口推托、阻挠。 |
不攻自破 | 不用攻击;自己就破灭了。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;就露出破绽;站不住脚了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这里指官服。脱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辞官还乡。 |
路无拾遗 |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 |
暴取豪夺 | 豪:强横。用暴力劫夺。 |
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语。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。 |
结驷连骑 | 随从、车马众多。形容排场阔绰。 |
风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 |
逆来顺受 | 逆:不顺;顺:顺从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鱼死网破 | 不是鱼死;就是网破。指拼个你死我活。 |
鸡胸龟背 | 凸胸驼背。 |
分路扬镳 | 扬镳:指驱马前进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标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互通有无 |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 |
赴汤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汤:开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奋不顾身;不避艰险。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;内容充实。 |
黄耳传书 | 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家无儋石 | 十斗为一石,两石为一儋。形容家里没有存粮。比喻家境困难。 |
古里古怪 | 怪异、奇特。 |
知往鉴今 | 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 |
牛骥同槽 | 见“牛骥同皁”。 |
奋起直追 | 奋:鸟类展翅起飞。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;振作起来;一股劲地赶上去。 |